暢「遊」心靈計劃
計劃簡介
暢「遊」心靈計劃的服務主要分為遊戲輔導服務及『Life闊生命』成長輔導計劃兩部份。計劃詳情如下:
1. 遊戲輔導服務
生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生與死可說是無處不在的,面對「失去」往往會帶來哀傷,家人與至親患重病或離世,焦慮及哀傷反應就會更大。在這階段,兒童的心理需要很多時會被忽略。暢「遊」心靈計劃—遊戲輔導服務正為面對家人或至親病重的兒童提供遊戲輔導個案服務,與他們共同面對生死挑戰。
遊戲輔導是......
遊戲(PLAY) 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是一種獨特的媒介,就如同兒童的語言,表達感受。兒童透過遊戲「演繹」(Play-out) 心中感情和困擾,就如成人在治療裡「傾訴」(talk-out)他們內心的困境一樣。遊戲輔導正是一個為兒童而設的輔導方法,他們能透過遊戲表達個人的情感,好讓輔導員能接觸他們的內心世界。.
本單位以「兒童為本」遊戲治療(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為服務介入理念。我們相信在遊戲治療中,如能為兒童建立一個安全、被接納及被允許的環境,他們便能通過遊戲表達個人情緒和思想,從而提昇內在能力,以達到順利過渡成長階段的目的。
服務目的
透過遊戲輔導,協助面對家人或至親病重的兒童表達內心情感,與他們共同面對生死挑戰,建立健康人生。
服務對象
家庭成員患重病者之3 歲至8 歲兒童
服務流程
第一階段
由社工/ 家長/監護人轉介或申請個案服務
第二階段
由本單位負責遊戲輔導社工進行服務需要評估
第三階段
開展個案 /轉介其他服務
服務內容
遊戲輔導形式提供個案服務
2.『Life闊生命』成長輔導計劃
透過工作坊及成長課,向社區人士提供生死教育,建立正向人生價值觀。計劃分為以下兩部份:
2.1 『Life闊生命』之生死教育老師 / 家長工作坊
服務目的
協助老師了解推行兒童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及原則。
協助家長了解推行兒童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及向子女灌輸珍惜生命的技巧。
服務對象
主要的服務對象包括老師及家長。
服務形式
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內容包括認識生死教育的目標、與孩子談生論死的原則及在學校/家庭進行生死教育的技巧和手法。期望透過家校合作,協助兒童建立正向和積極的生死態度,從而學習珍惜生命。
2.2 『Life闊生命』之生死教育成長課
服務目的
協助初小學生認識有關生命及死亡的課題,從而在生活上建立珍惜及欣賞的態度。
服務對象
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小一至小六年級學生。
服務形式
以體驗活動形式。成長課分為三節,內容包括:認識生命的起源、生老病死的循環及珍惜愛惜生命的重要性。
服務申請方法
遊戲輔導個案服務:填妥「個案服務申請表格」,傳真至3005 4922 或郵寄至本中心。
查詢及表格下載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2475 5441 與負責社工梁珮文姑娘聯絡。